李奕没想到皇帝倒是挺大方,直接把自己的头衔全给配齐了……本职、使职、兼任、散阶、勋位和检校官,武将的荣誉全家桶一个不少。

        他不免在心底寻思起来:自己的军权属于差遣,本身没有具体的品阶。至于遥领的节度使则是加衔使职,其实也没有固定的官职品级。

        兼任的本州刺史倒是实职官阶……不过昭武军位于蜀国境内,治所是在利州,也称为利州节度使。

        这年头武将太多,一个萝卜一个坑,藩镇使职的位置不够用。很多加衔的节度、防御、团练等使都封到了国境之外。

        所以晋升迁转的顺序就成了从境外到境内,再从小藩镇到大藩镇,最后或许遥领变实任,就这么一套流程。

        但这对李奕来说暂时不重要。若单以官品来论,就算是上州刺史,也才从三品而已。

        当然还可以用散官和检校官来定品阶。

        银青光禄大夫是文散官从三品,检校兵部尚书则是正三品……那自己就应当是正三品的待遇了。

        想到这里,李奕也觉得很头疼,唐代中期以来,官制变得越来越混乱,从武将大多兼领文散官,而将武散官制弃之不用,这一点就可见一斑。

        而到了五代时期更是一团乱麻,乃至于最后催生出宋代那种史上最操蛋的职官制度。

        眼见李奕有些出神,宰相王溥提醒道:“李都使,还不叩谢陛下盛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