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体以汉白玉石铺砌,在冬日不甚明艳的阳光下,泛着冰冷却神圣的光泽。
当先导的骑卫抵达圜丘壝门之外时,庄严的《引祥乐》旋律便戛然而止,随之转为低沉肃穆的祭乐。
就在这凝重的氛围之下,皇帝所乘坐的玉辂车驾,停在了临时搭建的青幔帷宫前。
这座为天子祭祀斋戒而临时构筑的“行在”,虽是木竹为骨、青幔覆身,却规制俨然,设门阙旗幡,巨大的青色幔帐,在朔风中微微鼓荡。
车帘被侍御官恭敬掀起,一袭玄黑大裘冕服的皇帝,被近侍搀扶着下了马车。
世宗柴荣步履沉稳地踏进了帷宫,为接下来的祭天大礼做最后准备。
与此同时,李奕早已翻身下马,与礼部、太常寺等官吏一起,协调安排各方的站位、次序。
自五代以来,皇帝亲行祭祀、大礼时,便会临时设置使职,事讫则罢。
后唐时完善为五使,以宰相为大礼使,兵部尚书为礼仪使,御史中丞为仪仗使,兵部侍郎为卤簿使,开封尹为顿递使。
后周沿袭此制,惟以礼仪使改归太常寺,合称为“南郊五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