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在北钢的出色表现,尤其是成功解决连铸参数优化难题,不仅折服了厂内技术人员,也让一直关注着他的陈大校更加看重。

        这天,陈大校再次来到招待所,脸色却不像之前那么轻松,眉宇间带着一丝凝重。

        “林凡,小宋,有个事,还得麻烦你们俩。”陈大校开门见山,没有过多寒暄,“部队那边又遇到个棘手的难题。”

        林凡和宋运辉对视一眼,知道肯定不是小事。

        “上次那批急需的军需钢材,虽然解决了生产问题,但数量还是不够,而且性能上距离我们最新装备的要求,还有一点差距。”陈大校压低声音,“我们急需一批性能更高的特种钢材,用于几种新装备的关键部件试制。要求高,数量倒不需要太大,但时间非常紧!”

        他拿出几张保密级别更高的照片和简单的性能要求参数表,递给林凡和宋运辉。

        照片上是几种结构更复杂、看起来要求极高的零件草图。性能参数表上的数字,更是让宋运辉都倒吸一口凉气——强度、韧性、耐疲劳性、耐腐蚀性……各项指标都远超普通军用钢材,甚至接近了一些航空材料的水平!

        “国内几家能生产特种钢的大厂,我都联系过了。”陈大校叹了口气,“要么是产能排满,短期内根本无法插单;要么是技术储备不足,达不到这么苛刻的要求;要么就是……代价太高,时间上也来不及。”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林凡和宋运辉:“我知道这很难,甚至有点强人所难。但你们俩是我见过最有想法、也最能创造奇迹的年轻技术骨干。我就想问问,凭你们对北钢设备的了解,加上你们的技术能力,有没有可能……想想办法?哪怕只是一点思路也好?”

        压力再次袭来,而且比上一次更大。

        宋运辉看着那些参数,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划拉着,嘴里喃喃自语:“这种性能……需要超纯净冶炼、电渣重熔、甚至可能要用到真空自耗炉……北钢的装备……现有的轧机精度恐怕不够,需要改造……”

        林凡同样面色凝重。他知道这不是简单的修修改改就能完成的,这几乎是要在现有条件下,挑战国内顶尖的特种钢生产工艺。

        但他没有立刻拒绝。他的大脑飞速运转着,结合在北钢的观察和之前的知识储备,一个大胆的念头逐渐浮现。

        “首长,”林凡沉吟着开口,语气谨慎,“完全达到这些指标,以目前的条件,几乎不可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