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厂长被说服了,用力一拍桌子:“好!就这么干!林凡,这个研讨会,你跟我一起去!你主讲!好好准备一下发言稿,一定要讲出水平,讲出气势来!”

        接下来的几天,林凡闭门谢客,全心投入到发言稿的准备中。他仔细研究了当前的改革政策和风向,将试点车间的成功经验与新构思的“三产”公司蓝图巧妙地结合起来,写成了一份既有实践基础、又有理论高度、更充满改革激情的发言提纲。

        他并没有过多纠缠技术细节,而是重点阐述了“解放思想、尊重市场、激发人的创造性”的核心观点,并将新公司的构想包装成一个“服务于主业、探索新路径、贡献新经验”的良性尝试。

        研讨会当天,林凡沉稳自信的发言,果然引起了与会领导和专家们的浓厚兴趣。他扎实的数据、清晰的逻辑和大胆又不失稳健的构想,赢得了不少赞许的目光。尤其是部委改革办的一位副主任,会后还特意留下林凡,详细询问了一些细节,勉励他们“胆子可以再大一点,步子可以再快一点”。

        虽然没有得到任何明确的承诺,但这种高层的关注和默许,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背书。

        李厂长和林凡满载而归,信心大增。

        一回到厂里,李厂长就趁热打铁,在厂务会上通报了研讨会的情况,着重强调了部委领导对红星厂改革探索的“关心和鼓励”。

        刘副厂长等人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他们显然没料到林凡和李厂长竟然能搭上部委的线,一时间也不敢再明目张胆地反对。

        借着这股东风,林凡筹备“技术服务合作”的计划,终于可以更顺利地暗中推进了。

        也就在这时,韩春明的回信,终于到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www.v217.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