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个回合,成了徐凌个人进攻技术的浓缩展览。

        下一个回合,徐凌直接炸球强突,第一步抢出身位,却在对抗后急停,拔起就投。琼斯拼尽全力起跳,指尖离球却总差一截。球再进。

        再下一球,徐凌背身靠住,抓住琼斯全力顶防的瞬间,迅疾翻身走底线,一步掠过。琼斯的脚像被钉住,只能扭头看他冲到篮下扣篮。

        随后,徐凌一个试探步点起琼斯重心,随即全力加速,纯粹靠爆发力生吃,杀入篮下得分。

        几个回合电光石火。琼斯的判断仍在,意识顶尖,每一次都似乎预判到了徐凌的意图。但他的腿脚彻底背叛了他的大脑,那半步的延迟,在最高水平的较量中就是无法跨越的天堑。

        又一次,琼斯防守被晃开,徐凌急停跳投得分。

        当徐凌用一个向左虚晃后假动作点起飞扑的琼斯,随即丝滑地向右侧横撤步,在三分线外从容拔起,将球投进时,场边的杰里·韦斯特抬起手,平静地示意:“可以了。”

        早在第一个回合结束时,一切就已尘埃落定。

        徐凌那看似拖沓的首攻,实则是用一连串细腻的试探摸清了琼斯防守的最终底线。所以,后面这些回合,每次都是快刀斩乱麻般在三次运球内解决防守。

        徐凌所展现出的,是远超19岁青年的成熟:顶尖的爆发力与手感,敏锐的防守,对空间和节奏的精准掌控。韦斯特一生鉴才无数,但能让他如此确信——确信一个球员值得他赌上一切、压上所有声誉去争取的场面,此生只发生过两次。

        上一次,是1996年,一个名叫科比·布莱恩特的少年。而今天,他眼前这个年轻人的选秀模板,恰恰正是科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