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真是一条愚蠢的糟糕的令人作呕的垃圾规则。”

        徐凌第一次发现他会说这么多贬义的英语。没办法,因为这件事真的太值得吐槽了。

        首先你要考虑到发生的背景:太阳在客场打出大逆转,追平系列赛大比分,赢回了主场优势;霍里在大概率胜负已分的时刻带着纯粹的恶意把纳什撞飞;小斯和迪奥在震怒之下只是站起来走了几步,然后就被叫回去。就这样,他们被禁赛了。

        “没错,这就是人们认为NCAA更纯粹的原因。”克雷格笑道,“我向你保证,要是谁敢在球场上这样对你,我第一个冲上去为你出头!”

        这番话道破了NBA的症结所在——或者更准确地说,这本质上是斯特恩时代埋下的隐患,而他的继任者肖华不过是延续了这些积弊。

        在斯特恩的操盘下,NBA将竞技篮球异化成了另一种存在。它依然是篮球,却像被注射了稀释剂的烈酒——那些与生俱来的野性、那些血脉贲张的对抗,都在精心设计的商业剧本中逐渐褪色。联盟试图编织一个乌托邦式的童话:在这里,世界顶级的运动员们既要在场上拼杀,又要保持彬彬有礼的绅士做派;既要比拼球技,又要克制呐喊的冲动;既要激烈对抗,又要谨守分寸。于是,这个联盟会变得越来越假。

        回到这个规则本身,徐凌越思考它,就越觉得它经不起推敲,太反人性了。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小斯,或是迪奥。你当然会喜欢与纳什这样的队友并肩作战——他是更衣室的灵魂,是带领你冲击总决赛的领袖,是所有人眼中完美的搭档,是让你每天踏上球场时都心怀感激的存在。他正在为总冠军倾尽所有。

        早在第一场比赛,纳什的鼻子就被对手撞裂;鲍文在每一次进攻中都想方设法推搡、绊倒他,但他从未停下脚步,而你们所有人,也自然而然地追随他的背影。甚至在第四场,当比赛濒临崩溃、赛季眼看就要结束时,他依然能点燃你们的斗志,硬生生把希望拽了回来。

        然后,突然之间,一次毫无必要的恶意犯规将他狠狠撞飞。你就在场边。你的身体先于理智做出反应——那可是你最好的队友,此刻正蜷缩在地板上——你朝那个犯规者冲了两步,才猛然想起联盟的禁令:替补球员不得离开座位。于是你退了回去,眼睁睁地看着一切失控。而24小时后,你被禁赛了,因为你作为队友的本能反应。

        这简直荒谬至极。什么样的联盟会惩罚一个在球队核心被恶意侵犯后表现出正常人类反应的球员?NBA却痴迷于打造一个童话般的乌托邦,妄图在球员的DNA里剔除血性与本能——这简直像某种残酷的化学阉割。多么讽刺,又多么可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