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泽点点头,算是对苏宏才的工作表示了认可。

        不能用后世的标准看这时候的救灾。

        不是故意抹黑,以当前的水平来看,对灾民最好的救助就是不要去试图“救灾”。

        改良以来,遭灾的地方数不胜数,有时候军阀也象征性赈灾,后来南边那位也动不动就电令某地积极赈灾。

        然后呢?

        把青壮编入部队,年轻女人卖掉,老人任由其死掉。

        等死了一茬人,灾也就没了。

        回头一看,赈济大员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事变以前,南边体系里的赈灾大员是一等一的肥缺,连军需大员都比不上!

        上哪说理去?

        这次林泽推动的这一波,跟后世的饱和式救灾肯定不能比,但却满足了最关键的三个要素。

        第一,就是秩序。不管在什么时候,丧失秩序是可怕的,不要在生死存亡的时刻考验人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