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金额和工作时限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第一,工作八年的钱加上自己的积蓄,就能买下一处居所,林泽认为比较合理,因为这地方的土地实在不值钱,主要是建筑材料比较贵。

        第二,这种贷款方式实际上就是提前预支工资,然后慢慢从应发工资里扣除一部分还钱,使用这种方法,大大降低了工地上的资金压力,因为贷出来的钱只是个数字,直接又变成了购房款回到了工地账上,而每个月要发出去的工资却实实在在变少了。

        之所以这样做,除了有改善工人居住条件的考虑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工地附近乃至津门城里,竟然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通胀现象!

        工人在工地上吃,在工地上住,孩子在工地上上学,这时候发出去的工资,极大刺激了工人群体的购买力。

        现在工地周围的物价要比周边乡村高出一倍还要多!

        尽管这种通胀还没有造成严重影响,但提前适当调控一下,也是有利于港口工地健康发展的。

        换个方式理解的话,现在的港口工地就好比以后沪上的宝杉,以工业为主导,以工人为主要群体,从生产逐步向生活延伸,进而形成一个崭新的城区。

        话说回来,老李头之所以没有贷款买房子,是因为他的思路仍旧传统,好不容易有了一大笔钱,他打算攒着给孙子李沐恩说亲事用。

        “爷爷!看!我给你买了什么!”

        李沐恩背着一个挎包跑进来,举起来手里的油纸包。

        老李头抽抽鼻子,“咸鸭?西边食摊上的咸鸭?乖孙,你哪来的钱?”

        李沐恩骄傲道:“我考试得了第一,学校给了我奖状,奖了我两个小洋,喏,我还给你打了酒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