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琰陷入了沉思,从王二的证词来看,凶手极有可能是死者认识的人,而且两人之间似乎有很深的矛盾。可究竟是谁,又为何要痛下杀手呢?这起命案如同一个谜团,笼罩在萧琰的心头。
回到京兆府后,萧琰立刻召集众衙役,商讨案情。他将现场发现的书信和王二的证词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大家,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大人,依我看,这凶手定是与李福有生意上的纠纷。李福身为富商,平日里难免会得罪一些人。”一位年长的衙役说道。
“也有可能是情杀。李福家中妻妾成群,说不定是哪个妻妾的奸夫所为。”另一位衙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萧琰听着众人的分析,觉得都有几分道理,但目前线索有限,还无法确定凶手的身份。他决定从李福的生意往来和人际关系入手,展开调查。
接下来的几天,衙役们四处奔波,收集了大量关于李福的信息。原来,李福在京城经营着一家绸缎庄,生意做得很大,但为人却十分吝啬,在商场上树敌不少。最近,他还与一位名叫赵钱的商人因为一笔生意产生了激烈的争执,两人甚至闹到了官府。
萧琰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传讯赵钱。赵钱被带到京兆府大堂时,神色慌张,额头满是汗珠。萧琰目光如炬,盯着他问道:“赵钱,你与李福因何发生争执?案发当晚,你又在何处?”
赵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喊道:“大人冤枉啊!小人与李福确实有生意上的纠纷,但小人绝没有杀他。案发当晚,小人一直在家中,与家人在一起,小人的家人都可以作证。”
萧琰命人传赵钱的家人前来作证,经过一番询问,证实赵钱所言属实。看来赵钱并非凶手,线索又断了。萧琰感到有些沮丧,但他并没有放弃,继续深入调查。
一日,一位衙役在调查李福的妻妾时,发现了一个可疑之处。李福的一位小妾最近行为异常,时常独自外出,而且每次回来都神色匆匆。衙役觉得事有蹊跷,便暗中跟踪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