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导致了极大的混乱。

        一般的士子,十年寒窗苦读,往往会在乡试前一年专心攻读乡试内容,考中之后,第二年再攻读郡试,第三年则全力冲刺殿试。如今皇帝如此任性,不仅增开恩科,还打乱了原有节奏,使得那些刚刚经历过一场考试的士子们,复习时间被大大压缩,极有可能导致接下来的考试失利。

        当然,若真来不及,等明年再考也并非不可。秀才考举人,有三年机会;举人考状元,亦有三年之期。

        可问题是,对于大部分有背景、有关系的人来说,朝堂上空缺的官职安排可等不了三年。今年的状元、进士,乃至各级官员的补缺,基本上都已提前定好。若今年不考,等到明年,那便不是今年的安排了。

        这官场上的事情,一子落错,很有可能一辈子都会官运不畅。

        皇帝这一下,几乎打乱了天下士子的所有计划,尤其是那些达官显贵家中的子弟,更是怨声载道。虽然无人敢明面上抨击皇帝,但陈业还是听到了不少隐晦的抱怨,都觉得皇帝此举失心疯,弄得朝堂内外一片混乱。

        打探到这里,陈业便觉得线索已足够。他随便找了个借口,便与苏纯一悄然离席。

        陈业此番作为很不礼貌。

        之前他是强行闯入的恶客,如今又随意离席,完全不给主人家面子。然而,直到陈业走出雅荣阁,云州总督也未曾抱怨半句,反而是一脸喜气地举杯,向在场的诸位恭贺道:“千古流芳的机会就在眼前!诸位满饮此杯,然后我们再商量一下,如何在史书中,记下今夜的见闻!”

        众人听了,皆是开怀大笑。

        没错,今夜听到的十几首诗词,已足以流芳百世。陈业再怎么不客气,与他留下的瑰宝相比,都显得微不足道。相反,越是有本事的人,越应该恃才傲物,他们甚至巴不得陈业再傲气一些,这样写进史书才更显其“诗仙”身份可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