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科举要求考生专治一经,就更没有神经病会五经通研了。
不过苏录听张先生说,也有很多读书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诸如科场不顺,亦或是越学越迷糊,会在多年后另换一经,重新学起。
虽然也有树挪死人挪活的例子,但大部分人都白白蹉跎了光阴,消磨了意志,完全得不偿失。
张先生是在用这个例子告诫学子们,选经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一旦决定了就最好从一而终,半途而废实在太伤了……
~~
五位经师也果然如张先生所料,拼命地争抢苏录,都想将这个已经官方认证的‘神童’,收为自己的弟子。
为了能在这场争抢中胜出,先生们不断加码,有保证他能中秀才的,有说能给他介绍名师的,还有给他物质奖励的,那牛先生甚至表示,只要他选《春秋》,就把闺女许配给他……
后来苏录才知道,牛先生的闺女已经十八了。但牛先生表示,女大三抱金砖,年纪大点会疼人……
惹得其他先生大骂姓牛的无耻,这到底谁占谁的便宜!
不过苏录听从了张先生的建议,一直没有表态。
进入腊月后,书院开始进行五经考试,都是一些基础问答和短篇策论。这不是为了考查学生的水平,因为这么短的时间,学生也不可能学出个丁卯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