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先生便又拿着题目,回到了下斋,对众弟子道:
“问了钱山长,就是这个题目。”
“我们不会做呀,先生。”众弟子叫苦道。
“我现在就教你们。”祝先生便将截搭题的规则和做法,简单明了讲给学生们。
“做吧。”末了,他又给学生们减压道:“反正又不影响你们的积分,就当一次无伤大雅的尝试了。”
“是。”弟子们听完了,只好无奈地开始破题。
苏录想起当初张先生所说的,破题就像猜谜,截搭题尤其如此。只要能将上下两句勾连起来,使其既合乎逻辑,又能从中阐发孔孟之道,题目就算是解开了,剩下的便是按部就班破题承题、起讲起股了。
还好题目的上下两句之间,留了‘仁’这个关联,不至于让初尝此道的学子们一筹莫展。
但只靠这个关联,还没法为上下文建立统一的逻辑。因为前一个‘仁’说的是孝顺父母、顺从兄长是仁的根基;而后一个‘仁’说的是,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者,很少有仁心。
一般没有经过训练的学子,很可能就懵了。苏录虽然没有经过截搭题训练,却经过了无数种更复杂题型的训练,很快就明白了这道题的真正扣子——你得倒着来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