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方面,随着天气转冷,水果变少,甜水记的营业额果然下滑了不少。
好在酒馆、赌坊、青楼的长期订单没怎么受季节影响。而且干娘还在苏录的指点下,开发了预定模式、送货上门,还有积分模式,多喝有奖之类的花头,这才让甜水生意每个月还能盈利个十几二十两。
干娘倒是很淡定,还派人四处下乡,收购了好些柑橘、柚子等耐储的水果,准备正月庙会大干一场!
当然干娘如此淡定,最重要的原因是二郎酒的零售,异乎寻常地顺利。
这其实还跟酒的口感关系不大,因为年底买酒的,基本上都不是自己喝,而是预备着年底送礼,以及过年走亲访友。
也不知是‘送礼就送二郎酒’的广告语深入人心了,还是比程记便宜一半的价格太诱人,总之各处坐商没费多少力气,就纷纷打开了销路。
其实这就是商标的作用。程记也好,原先的苏记也罢,卖的酒都叫凤曲法酒,最多印上自家的标识以作区别,并没有商标的概念。
当有商标的产品一出现,老百姓瞬间就能对上号,送礼时也会尽量选择别人听过的牌子。所以之前担心的‘认生’,并没有出现,顾客的购买欲一上来就十分强烈。
当然,单靠牌子只能是一时的。要想持续热销,还得靠口碑和品质说话。要是过年喝酒的人都骂难喝,来年就甭想再有销路了。
当然那是后话,至少眼下,各家零售坐商货出得都很快,加上进得又不多。没多久就纷纷跟上游行商补货。行商们那千把斤存货也很快就告罄,赶紧频频跟老板娘催单,询问她下一批酒什么时候发货。
这种情况下,负责收账的苏有才,工作就没难度了。他本来还打算拿出去年讨债的气势来,结果各路行商早早便把货款结清,就为了能早点拿到下一批货。
害得‘讨债天王’苏掌柜一身的本事施展不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