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那个曾在庙墙上用湿泥拓印出图案的孩童,在老槐树下,发现了一双洗得发白的破旧布鞋。

        鞋里没有脚,而是塞满了瓜子壳,整整齐齐地拼出了两个字:“走了。”

        三日后,消息从遥远的西北荒漠传来。

        有牧民报告,一夜之间,茫茫沙海中,突兀地出现了一座无名小庙。

        庙宇结构简单,似是随手搭建,却能抵御最烈的风沙。

        庙中没有神像,神龛上只供着一块早已风干的米糕,和一枚指甲盖大小、绣着“阿妹”二字的布条。

        更奇的是,庙前石凳上,坐着一个“人”。

        那“人”由枯黄的草茎、散落的枯叶和被风吹来的尘土自然堆叠而成,其形态,与张阿妹平日里嗑瓜子的姿态一模一样。

        每逢日落,当最后一缕余晖洒在草人身上,便会有一阵微风拂过,草人由草茎编成的手指会极轻微地弹动一下,一枚真实的瓜子壳便会凭空出现,落在石凳上。

        无人敢动那草人分毫,牧民们敬畏地称此庙为“息形祠”,香火竟渐渐旺盛起来。

        来此祭拜的人,所求皆非功名利禄,只为心中一个卑微的愿望:“愿天道记得我,记得我本来的模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