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辽国曾两次要求重新划分边界,赵宋王朝都吃了亏。

        这两次事件,都成了当时的皇帝,也就是口碑不错的宋仁宗和宋神宗的污点。

        不论是宋仁宗,还是宋神宗,当时都已经是执政中期,统治稳定,所以能承受得住这样的政治污点。

        而下任皇帝,可是刚登基,就得面对这么棘手的外交甚至是军事事件,万一一个处理不好,辽夏两国再联合伐宋……

        赵似不敢再往下想了,他满脑子都是:“我要是当上了这个皇帝,该不会成为亡国之君罢?”

        瞬间,赵似就觉得,这个皇位一点都不香,他没准会成背锅的,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

        就在这时,赵佶的声音响起:“政务有宰执、有大臣,大事有太后、有祖制,当政者,会抉择即可。”

        得说,赵佶确实比赵似看得透彻。他很清楚,不论他们谁当皇帝,都得先由向太后垂帘听政,短时间内就是一个傀儡,并不需要直接面对这些困难。

        而且,赵佶很聪明,故意不说当皇帝只要用对人就可以了,显然,不想得罪当政之人,以免他们成为自己当上皇帝的阻力。

        赵佶觉得,他已经抓住了当皇帝的精髓。

        赵俣看向以为他自己行的赵佶,笑着说:“我有九问,端王若能答上,我认输,如何?”

        “认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