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直接从商不符合皇子、宗室的身份定位和制度规范,但他们要是真偷着经商赚钱,朝廷多半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像清朝的亲王皇子贝勒那样。
简单来说,赵俣推行的这套皇子、宗室管理制度,基本上就是张纯参考清朝的亲王皇子贝勒管理制度和沙特的亲王管理制度所搞出来的——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有人可能会问,赵俣这么多儿子,中间肯定会有那种文不成武不就的,赵俣真就不管他们死活,让他们跟普通平民一样?
怎么可能。
首先,只要是赵俣的儿子,稍稍努努力,怎么都能混上点爵位,毕竟,他们小时候接受的可是最精英的教育——赵俣是没管过他们的教育,但他们的母亲,哪个不望子成龙?
而要是赵俣的一些儿子,真就文也得不到爵位、武也得不到爵位,他们也绝对不会混得太差——他们可是皇子,身后的资源多到数不清,干点什么,都肯定能富裕一生。
再者,赵俣说不让朝廷管自己这些不争气的儿子,又没说自己不管。
赵俣手上有那么多赚钱的项目,随便给自己的儿子们分点干股,也足够他们几世衣食无忧了。
说起来,赵俣也挺无奈的,他既要当好这个皇帝,为赵宋王朝的安稳和传承考虑,也得为自己射出去的东西负责——谁让他还是一个父亲呢。
而且,赵俣早就想好了,这要是还不能解决好所有问题,那就对外扩张,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出去,让他们离开赵宋王朝去外面建立诸侯国,这总归没问题了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是出去建立诸侯国,赵俣也不能把自己的那些废物儿子派出去,不然,就是在为别人做嫁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