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四十岁之前,赵佶征西域平方腊收燕云,把北宋王朝的版图扩张到了最大范围,妥妥的中兴之资。

        要是当时的赵佶立马就嘎了,那他的评价,在赵宋王朝的历任皇帝中,可能只输宋太祖赵匡胤,什么高粱车神赵光义、靠《澶渊之盟》吃了一辈子的宋真宗赵恒、当了一辈子傀儡的宋仁宗赵祯、啥也不是的宋英宗赵曙、志大才疏的宋神宗赵顼、英年早逝的赵煦,都得往后排。

        死后,赵佶得一个宋宣宗的庙号应该是没问题的。

        可就因为赵佶一念之失,上了大臣的当,当然也是因为他自己想逃避责任,典型的能惹事不能扛事,而把皇位匆匆传给了赵桓,致使出现靖康之耻,直接沦为亡国之君,成了金人的俘虏,一下子就从中兴之主变成了亡国之君的反面典型。

        人们往往会对一个王朝的前两任开国君主给予很高的评价,甚至像刘邦、朱元璋这样白手起家的皇帝更尊敬与推崇。

        人们总觉得,像朱元璋这样开局一个碗都能一统天下,如果给他一套完整的朝廷班子,那他还不得成为地球的球长啊?

        但其实真没这么简单。

        白手起家的确一无所有不假。

        可一无所有的同时,创业者面前也不会出现诸如党争、各方势力强大、贪污腐化、财政赤字、流民之乱、地方拥兵自重之类的糟心事。

        这就好比一个人单身,穷是穷了点,每一点点进步,都是对于自己人生的优化,但如果是什么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车贷、婆媳翁婿关系紧张之类的全都凑到一块,所谓的中年危机就是这么来的。

        从而在一个王朝面临中年危机的时候,中兴之主的含金量,那就是在于他需要在背负了众多Debuff的情况下,把最终成绩从一个负数搞到正数的高分,虽然他有很多帮手,虽然他也的确掌握了部分帝王的名分与权威,但依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