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莫俦的人品不说,他这篇策略,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文采斐然。
赵俣的目光在莫俦的朱卷上缓缓移动,他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才情与见识,即便是以他这位帝王的眼界,也不得不暗暗称奇。
文章开篇便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对时局的剖析深刻而独到,既有对过往历史的深刻反思,又有对未来国家走向的独到见解。
莫俦在文中提出的联金灭辽收复燕地五州和平滦营三州完成大一统的战略构想,既有宏观的构想,又不乏具体的实施步骤,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迫切想要为国效力的热忱,仿佛能透过纸张,直抵人心。
看过之后,赵俣只说了一句:“可惜了这好文采。”
赵俣此话一出,一众考官就猜到了,莫俦这状元多半是当不上了。
众考官选的榜眼是陈桷。
这个陈桷赵俣也知道,历史上的他,宽洪蕴藉,以诚接物,而淡於荣利,在位期间力主抗金,三平兵乱,史称“一方以安”,为千古廉吏。
赵俣打开陈桷的策略一看,也是文采同样不凡,笔触间流露出一种沉稳与睿智。
陈桷的文章,如同一位老者的谆谆教诲,既有对当前局势的冷静分析,又有对治国理念的深刻阐述。他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军备,同时,鼓励农耕,发展经济,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内修政理,外静观其变,等辽金之间的形势再明朗些再决定是联金灭辽、还是联辽灭金,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不为时局所动的坚定与从容。
赵俣细细品味着陈桷的策论,心中不禁暗赞。此人确有经世之才,其见解之深刻,策略之周全,实属难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