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二年三月十七日,是今年春闱的放榜日,也就是殿试的放榜日。

        殿试不淘汰考生,仅确定名次,分为三甲,考中者统称“进士”,其中一甲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东京汴梁城的晨光刚漫过宣德门的鸱吻,崇政殿外的白玉栏杆还凝着晨露,丹墀下的青石地已被攒动的人影盖得密不透风。

        黄绸裹着的殿试榜单刚由内侍捧出,还没及挂上朱漆牌,前排的人已踮脚抻颈,喉间的热气混着春寒,在半空凝成薄薄的白雾。

        “揭了!揭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黄绸簌簌滑落,墨迹淋漓的“状元”二字先撞入眼帘。

        人群里猛地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倒抽气的声响。

        那名字既非上月传得最盛的澧州慈利人莫俦,也不是太学魁首陈桷。

        丹墀下的议论声忽然凝住,像被寒风吹冻的湖面。有人指着榜单榜首那方方正正的“赵佶”二字,忽然想起之前传得沸沸扬扬的赵佶放弃王爵,自愿以白身应举,当时有人嘲笑赵佶,有人支持赵佶,有人说赵佶轻佻儿太过胡闹。

        任谁都没想到,今科的状元竟然会是赵佶。

        “怎么会是他?!!!”

        “端王真有状元之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