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怀疑,赵俣让自己的兄长担任状元,是不是有些徇私舞弊,毕竟赵佶放弃王爵、自愿应举的行为本就惊世骇俗,如果不能一举夺魁,或将成为笑话,这怎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但坊间的议论归议论,圣意难测,谁也不敢妄加揣测。
只是这结果,无疑在朝野内外投下了一枚震撼人心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波澜。
当然,因为赵俣将自己的三个儿子的成绩全都取消了,没有占这科的任何名额,又为赵俣的公平公正和皇子、宗室不与民争利带来了很多说服力。
所以,尽管朝野内外对赵佶状元及第之事议论纷纷,但很多人对赵俣的公正无私多有赞誉。人们私下里谈论着这场科举的种种异象,尤其是赵佶的横空出世,更是成为了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不久,赵俣在琼林苑举办“琼林宴”,宴请新科进士,以示恩宠。
可能是听到了外面所传的风声,宴会之上,赵俣特意让人将这科殿试的朱卷拿了出来,并指着被自己钦点为状元的赵佶的朱卷,欲盖弥彰道:“单单端王这手字,便值两个状元,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不得不说,赵佶的瘦金体是真漂亮,在米芾和黄庭坚已死的情况下,当今世上,恐怕也只有蔡京的书法能与赵佶一较高下了。
在场新晋的进士中,不乏书法高手,他们自然能看出来,赵俣说得不错。
所以,在场之人,大多附和赵俣,夸赞赵佶的字。
可问题是,科举考的是策论,考的是对时局的看法和治国理论,不是书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