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赵佶只有艺术家的浪漫,对敌人根本不求甚解,只凭喜好治国,因而难免会有短视与轻率。

        这就如同在历史的长河中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波澜,最终将北宋王朝推向了覆灭的深渊。

        赵佶对于燕云十六州的地理范围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更勿论其战略意义之重。在他的御笔书信中,那模糊的“燕地并管州县”六个字,不仅是对国家领土主权的轻慢,更是对子孙后代命运的草率。

        当然,赵佶只是不太了解辽金这两个敌人,并不是说他缺乏分辨能力,尤其是在文章等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方面。

        所以,赵佶自然知道,单论这篇策论,莫俦胜过他一筹。

        赵佶以为赵俣在跟他“要人情”,他立即拜道:“谢陛下维护。”

        不想,赵俣却摇摇头:“此事确与你有关,不然,莫俦也不可能先得探花,再得榜眼。”

        见赵俣承认了他的猜测,甚至是承认了世人“徇私舞弊”的指责,赵佶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为好。

        他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甚至是一个很自负的人。

        他之所以愿意放弃王爵,跑去参加科举,就是因为,他自信绝对能夺取状元之位,让他彻底摆脱宗室的束缚,为他自己正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