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萧瑟瑟给赵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而且是一个很可行的思路。

        历史上,耶律淳在被拥立为北辽皇帝后,其在位仅三个月,就驾崩了。

        在耶律淳驾崩之前,因当时辽朝已濒临灭亡,耶律淳的统治更多是在危机中维持残局,表现得其实很一般。

        当时耶律延禧被金军追击逃亡,辽朝统治崩溃,辽南京(也就是燕京)地区的官僚、贵族为自保拥立耶律淳,形成北辽政权,但疆域仅局限于燕云部分地区。

        外部面临金军的猛烈进攻,同时北宋王朝也趁机出兵北上,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北辽处于两面夹击的困境。

        面对这样的政治环境,耶律淳只是做出了很有限的应对,更多的还是无奈。他登基后迅速任命李处温等大臣,试图整合残余势力,维持南京地区的秩序,暂时凝聚了辽朝残余力量。对赵宋王朝采取强硬态度,击退了童贯率领的宋军的进攻,暂时缓解了南方压力;同时试图与金议和,但未被接受,外交空间极小。

        因缺乏耶律延禧的正统性支持,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如部分将领仍效忠耶律延禧),且军事力量薄弱,难以抵挡金军的攻势。

        耶律淳的统治是辽朝灭亡过程中的短暂插曲,他虽试图挽救危局,但受制于客观形势(金军强势、北宋大军压境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辽朝根基瓦解等),最终无力回天。其在位期间的举措更多是被动应对,未能改变北辽覆灭的命运。

        总体而言,耶律淳的表现体现了乱世中割据势力的挣扎,虽有维持统治的努力,但受限于时代与实力,最终成为辽朝灭亡的历史注脚。

        说穿了,根据耶律淳在历史上的表现,就算有赵俣扶持他,他能不能给完颜阿骨打构成威胁,真不好说。

        所以耶律淳其实也不是最好的人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