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皇帝登基最好的年龄就是十七岁,太小,孤儿寡母的,容易主少国疑,权臣当道;太老呢,没干几天就死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赵俣,他就是十七岁登基,将都已经快走向灭亡的赵宋王朝又给中兴了。
而耶律敖卢斡马上就要到这个皇帝最好的年纪了。
所以,赵宋王朝的一众宰执有这样的担心,才是为赵宋王朝负责、为赵俣负责。
赵俣看向萧瑟瑟和萧普贤女,问道:“你二人见解如何?”
萧普贤女没有顾忌萧瑟瑟,直言不讳地说:“臣妾还是原来主张,立许王最佳。”
许王耶律宁是耶律延禧最小的儿子,现在才三岁。
萧普贤女冷静地分析道:“许王童蒙无知。立之,易制也。利者:幼主不能亲政,必赖辅弼。我可置亲信,掌其权柄。恩威并施,易教之。使其知倚我而安,他日亲政,必亲我。纵辽退女真,幼主之国,亦难脱我掌握,不足为患。弊者:主少则国疑,辽之宗室旧臣或有怨。然可强介入,助许王固位,压不服者。初或政令不畅,正我深揽其政之机。两相较之,立许王,虽有小疵,风险可控,远胜立成年有主见者也。”
萧普贤女的意思是,耶律宁才三岁,懵懂无知,立他为辽主,最大的好处便是更容易控制。幼主无法亲政,朝政必然需由辅政大臣或太后执掌,赵宋王朝便可借此机会,安插亲信,把控辽国军政要务。而且,耶律宁年纪尚幼,心智未开,恩威并施,易于教化,自幼便让耶律宁知晓赵宋王朝的庇护之恩,明白依附赵宋王朝方能安稳,日后等耶律宁亲政,对赵宋王朝的认同感也会更深。
萧普贤女甚至暗示,等耶律宁长大以后,可以将耶律宁废掉,再立耶律宁的儿子为新君,总之,就是一直将辽国的皇权抓在赵宋王朝的手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