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来探望耶律淳,见耶律淳如此颓废,劝道:“酒是穿肠毒药,喝多了伤身,值此关键时刻,大王更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张琳原来担任南府宰相,后来是沈州城守军统帅,因丢失沈州城池受到群臣抨击,从此萎靡不振。耶律延禧在离开燕京前,曾安排张琳协助耶律淳守卫燕京。
耶律淳长叹一声:“想不到我大辽二百多年基业,就这样毁于一旦。你说,我们这些无能的后人,有何脸面去见先祖?愧对列祖列宗,愧对苍天,愧对万民啊!”
张琳说:“这样等下去也不是办法,现在,燕京城里数大王辈分高威望高职务高,大王应出面召集众臣商量对策,或可能想出救国良策?”
不仅耶律淳和张琳对于耶律延禧这个不靠谱的皇帝在这个关键时刻凭空消失了感到愤怒和无奈,几乎所有燕地的辽人都对耶律延禧失望不已,觉得辽国真的要亡了,他们都在说:“今我大辽还未灭亡,可皇帝却已不见,此荒唐至极也!如此下去国运岂能久远?”
燕地的不少辽国贵族担心金人打碎了辽国的防线,平燕京烧杀抢掠,他们就想拥护耶律淳为帝,率领他们据险而守,以图自保。
可因为没有历史上拥护耶律淳登基称帝的李处温、萧干、耶律大石等人,这股想要拥护耶律淳登基称帝的势力并不强。
同时,另一股以张琳为首的政治势力,既担心辽国当前岌岌可危的局势,又不愿意背叛耶律延禧成为辽国的叛臣,进而主张请耶律淳摄政,并不支持耶律淳登基称帝。
双方争吵不休,一时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耶律淳也就没能像历史上那样在耶律延禧失踪后,登基称帝,建立北辽。
当然,这也是因为赵俣君臣动手快,根本就没给耶律淳登基称帝的时间。
这天,耶律淳收到良乡送来的消息,宋使赵良嗣、马扩一行前来出使,而且他们带来了耶律延禧此刻就在赵宋王朝政治避难的消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