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必是“春秋”格局。
被分封至美洲的皇子,虽各据一方,但皆以大宋为共主。他们依托大宋的技术与制度建立据点,名义上奉大宋正朔、纳贡述职,内部则保持相对独立。
这与春秋时期诸侯尊周王室却各自为政的状态相似——一方面,大宋本土的强大实力与文化向心力是维系秩序的核心,分封者需借大宋的名号巩固自身在美洲的统治;另一方面,美洲与大宋本土相隔万里,实际管控力有限,各据点只能自行发展,形成“尊王”表象下的割据雏形。
随着时间推移,必然进入“战国”阶段。
各据点经数代繁衍,人口增长、势力扩张,与大宋本土的血缘联系和情感认同逐渐淡化,而资源争夺、地盘冲突会日益凸显。
此时大宋若因内部问题或距离遥远无力干预,各势力便会脱离“尊宋”框架,相互攻伐、吞噬。
那些占据肥沃土地、掌握先进技术的势力会逐渐崛起,如同战国七雄般形成区域霸权,彼此间合纵连横,以统一美洲为目标展开长期角逐。
这一过程中,弱小的势力会被兼并,最终剩下几个实力相近的大国,陷入持续的战乱与制衡。
最终,大概率会出现“秦灭六国”式的结局。
在长期战乱中,某一势力可能因制度更高效(如更完善的郡县制、更强大的军事动员能力)、技术更领先(如率先普及更先进的武器或交通方式)、或出现雄才大略的领导者,逐渐具备碾压其他势力的实力。它会通过军事征服与政治整合,逐一消灭竞争对手,最终统一美洲,建立一个新的庞大帝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