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地理格局与加利福尼亚的山海纵列截然不同,全境以平原为主,仅北部有低矮丘陵,南部则多沼泽与浅滩,地势平缓无遮,却得海洋馈赠之厚。
此地气候湿热,属亚热带至热带过渡带,全年无霜期近三百日,降水丰沛。沿岸平原多为冲积土,因河流常年携带腐殖质沉积,土壤极其肥沃且保水性强,尤其适合水稻、甘蔗与热带作物生长。内陆沼泽周边的灰化土则适宜柑橘种植,后世所谓“阳光之州”的物产根基,此时已藏于这片原始土地之中。
换而言之,这里就是一个天然粮仓,占据这里,就不会缺最重要的粮食了。
还有,与加利福尼亚的分散部落相比,佛罗里达的土著分布更显集中。其北部居住着阿巴拉契亚人,以农耕为主,已会烧制陶器、修建木构聚落,种植玉米、南瓜的技艺虽不及中原精细,却已形成稳定农业体系;南部的卡卢萨人则善渔猎,乘独木舟穿梭于群岛与沼泽间,用骨器捕捞贝类,部落联盟初具规模,人口密度约为加利福尼亚沿海的三倍。这些土著虽无金属工具,却对土地与气候的利用已有章法,为外来者提供了可借鉴的生存经验。
关键,这为赵樘提供了统治的人口和发展的劳动力。
其作为封地的优势,更在地理枢纽之利。东部港口可直航大西洋,西经墨西哥湾能抵北皇子大陆腹地,南部海峡则是连接加勒比海的捷径。
若在此筑城驻兵,既能控制两洋航线,又可依托平原发展农业自给。
与旧金山湾的“天然良港”属性不同,佛罗里达是“水陆双优”的综合型据点。这里既有海洋贸易的潜力,又有足够的耕地支撑人口繁衍,恰合封建封地“守土拓殖”的核心需求。
赵樘登岸时所见的茂密森林与连片沼泽,实则是待开垦的粮仓与待打通的航道,这片土地的价值正藏在湿热的风与肥沃的泥土之中。
最关键的是,如今到来这里,实在是太费劲了,因此,他的大多数兄弟,肯定会选择在更容易立足的西海岸线登陆,那东海岸线就只有他自己,如此一来,短时间内,他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