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四个就是李资谦的四个女儿,也就是王俣的两个妃子和王楷的两个妃子。

        其中,李资谦的二女儿高丽的顺德太后(曾经有一段时间,因王俣忌惮李资谦的权势,找了个由头将之降为顺德宫主,又娶了自己的堂妹文贞太后王氏,等王楷继位不久,又帮她恢复了王后之位,后跟文贞太后王氏一块升为高丽太后)。

        李资谦的三女儿则曾是王楷的王后,后被完颜斡勒所取代。

        至于另一个领头之女则是李资谦续弦的正妻拓氏,她是高丽权臣拓俊京的妹妹。

        这些仁川李氏之女对于马上就要进入赵俣的后宫,也是感到五味杂陈。

        一方面,国破家亡的痛楚像针一样扎在每个仁川李氏之女心上。她们想起往日家族在高丽的赫赫声势——家主李资谦曾权倾朝野,太后、皇后都是他们家的人,出入皆有仪仗相随,府中宾客络绎不绝。可如今,高丽覆灭,全家被俘,曾经的尊贵成了过眼云烟,连祭祖的祠堂都不知是否还在?

        有几个年轻些的李家之女,想起远在不知何处的亲人,指尖攥着衣角默默垂泪,怕人看见又赶紧抹掉泪痕,只敢在无人的角落偷偷哽咽。

        另一方面,她们又忍不住盘算着进入赵俣后宫之后的光景,心里藏着为家族谋求出路的念头。

        顺德太后指尖轻轻摩挲着袖口上绣旧的缠枝莲纹样,暗自思忖:“大宋皇帝既耽声色,又好纳诸邦宗女。我为高丽太后,身份固在,若得其一二垂青,便可于后宫立足。待他日觅得良机,为我李氏族人进言,纵不能全护,亦当保全些许血脉,或可使李氏于大宋复立根基。”

        她身边的妹妹延德宫主,前王楷王后,也跟着点头,低声接话:“姐姐所言甚是。我等同入大宋皇帝陛下后宫,彼此相援,若能得陛下眷顾,我李氏或有复兴之机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