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晴好,天井边也很干爽。

        晚饭摆在西宅,正厅摆了两桌,天井边上摆一桌,下人的一桌王嬷嬷没听谁的吩咐就摆到了偏房的门前,隔着天井也不远。

        偏房的屋檐向外延伸有几尺,和南方的骑楼有点相似,不完全一样却都是遮风挡雨游廊一样的功能,桌子不大的话勉强可以摆进去。

        到了这里,大家也不会再像流放那般不讲规矩,吃饭也自觉按照原本家中的规矩来,就是正厅里没有隔断也男女分桌。

        主桌老将军和老夫人自然要坐在一起,除了庄氏站在旁边帮老夫人布菜,其余位置坐的就是景长宁和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几个男丁,王嬷嬷本想站过来服侍,但是被老夫人赶走了。

        殷氏司氏带着景明月、景春熙坐一桌,也给庄氏留了位。

        天井那一桌有点挤,几个姨娘和还有小团子、林氏和巧巧,再就是王嬷嬷、糖霜、春桃和景明蓉一起。

        屋檐下那桌则是小北爷爷带着两个护卫、还有马夫几个下人,到这里,小北爷爷怎么都不肯再跟老将军一桌。

        这一顿吃的是前所未有的丰盛,有蒸的煮的煎炸的海鲜,中间是一个大锅子海鸭菌汤。一桌一只鸭子,肚子里塞进了不少蘑菇,炖了一个半时辰才上的桌,用筷子一扒拉皮松肉嫩,入口即化,老人孩子也适合吃,就是汤水和蘑菇也特别的鲜,这蘑菇还是他们流放路上带来的。

        蛤仔炒鸭蛋、清蒸海鲈、红焖大虾、姜葱螃蟹、粉丝扇贝、香煎白条,桌子都差点装不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