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每个季节最好都种一样的作物,集中种植、集中收获、集中买卖,一样省人工,只要找到好的销路,可能更卖得起价钱。”
家里的大部分人都只有听的份,谁都没有种过地,能听懂就不错了。
争论最多的是,用车、用马、用银子、用人工如何分配的问题;他们家有马有骡子,还有车,而其他几家可能人力会更多一些;而每家需要耕种的田亩也不一样,这个算数问题景长宁和二郎倒不觉得有什么难度,只是章程必须清楚,还要签字画押,亏了谁都不好。
景长宁:“车马工具都得折算成银子,或者变成集体租用,就是连土地的亩数也可以一起折算,到时候多算多收多得。”亲兄弟还得明算账,种这么一大片地不让几家事事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以后亲人就会变成仇人。
读书人聪明,有善于举一反三,多解释几次,大家也明白了。
二郎:“出工多少也可以统计出来,这个可以像长工短工那样,做多少挣多少银子,不难。”
每一季或者年终先扣除成本,计算每亩的平均收入都不是难事,重要的还是出很仔细的章程。
他们有考虑到了,像景长鸣景长度这两家,没有多少银子肯定愿意多出力;而景永坚一家,家里儿子小子多,又有一两个是肯动脑的,肯定有想法去做售卖;这就需要有很明确的章程,不然极容易扯皮。
二郎:“再就是,得选几个脑子灵活,巧舌如簧的出去走走,除了买卖我们的产出。可以看看有没有其他增加收入的渠道,最好能多闯出些赚钱的门道,耽误的时间肯定也得算工钱。”
庄氏:“也可以按收入计算提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