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个难办的事,地广人稀又贫瘠,在这里想要做点能挣钱的买卖确实不容易,而且县城来回,一天时间就没了。

        虽说各家手上还有点银子,但是以后日子还长着呢,总不能种不好的庄稼年年用银子来贴补,只出不进,这样总会坐吃山,只有开源节流才能撑得过去。

        两家的人都相互安慰,刚到这两天也不用太急,他们也算是在京城里有点见识的人,到这穷山僻壤的落后地方,如果都找不到两口饭吃的话,本地人更是不好混了。

        二叔婆、二叔公带着儿子媳妇把他们送到了秀水屯的中间,看着回家的路比较好认,才相互告了别。

        景长宁跟父亲在后面咕嘟:“这村子里好像没见有书院,私塾也没见到,改天我问一下屯长。”

        到了这里,等过完年几个孩子的书肯定得拾起来,这是跟家里的长辈达成过共识的,丢什么都不能丢书本,不然回到京城整个家族也没落,一蹶不振。

        他想过了,实在找不到其他的事情做,他这满腹经纶做个夫子绰绰有余。

        景春熙也跟三舅舅说过,空间里不但有他原本的藏书,就是她那个渣爹渣祖父的书房也被搬来了,开个私塾也就是有间屋子,添加笔墨纸砚的事。

        景永诚听儿子没有气馁,反而刚来就有了这样的打算,心情也好了不少,安慰他说:“不急,慢慢来。”

        越是穷困的地方,越是难出读书人,因为这边的人不怎么重视读书,光想着怎么才不饿肚子了。

        每年的科考,能够考中进士的南蛮地区可不多,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能在朝为官的更是凤毛麟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