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着书案上的纸和笔,又继续想,手还没开始扶笔,糖霜就知趣地站在旁边开始磨墨。
“开仓卖粮通告、陶瓷商会施粥通告”
待到小蛮走进来的时候,景春熙刚刚写好两张大字的标题,春桃大声读了出来。
春桃本就识字,小蛮和糖霜虽不喜欢读书,但也在府学里跟过夫子,这些字还能认出十之七八。
小蛮脑回路很快,一看“粮”这个字,就惊呼出声:“陶少爷把狗官的粮仓也劫了吗?”
事实上,几个人都只能这么想,毕竟从青山庄拉来的粮食还留在鄂州,而且数量也不多,即使拉得进来都不够百姓塞牙缝的,施粥最多也只够几天。
景春熙并不回答他们的话,而是一面思索,一面继续写相应的条款。
卖粮换粮的价格,本来就是和刘广发商量好的,只要原封不动公布出来就行,但是开始卖粮的时间得提前。
施粥是临时想出来的,为的是城中一无所有的乞丐,还有那些没有银钱和陶瓷、茶叶,用于购买和置换粮食的可怜人,早日可以吃个半饱。
自己出粮食,而把大善的名声留给当地的商会和百年望族,甚至留给甘棠镇、留给陶瓷村。相信这样更容易激发他们的热情,更容易发动村子里、镇子里的百姓,更积极地参与到行善的行动中来。
那么,这样的善举就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而是一群人、一个镇甚至一座城的事。以后无论是追究罪名还是论功行赏,都不会只套在某个人身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