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短暂相亲
我带着章兰,来到大哥的土墓前,祭拜一阵后,跟小章说起了往昔跟大哥的故事。红极一时的马伏村致富带头人,已经在地里长眠了一年多了,想起来都让人痛心。回转头时,就看见下方不远的大片瓦房,那是铭的养殖场,里面生存着百多头大小生猪。我顺便下去一百多米的土坡小路,拜访这位小长辈子铭。可不遇巧,他又上街了。帮他养殖的是他的小弟亿元。别看他刚成人,从小就因为小儿麻痹症导致了左腿残疾,走路一垫一拐的,但人聪明能干,特别能吃苦。大哥大嫂不在家时,他把养猪场打理得井井有条,没有猪因饿肚子而乱叫。
我看见亿元正忙,就没有打扰他。他也很照规矩办事,外面来的人,身上没有经过消毒处理的,一律不准进入圈场参观,为的是卫生安全。我们在外面看亿元粉碎粮食配饲料,就站着说了几句离开了。以前这一片是我们家承包的稻田,名叫舌头田,现在变成了养殖场。也算是我们队里的唯一实体企业。当时我父亲和大哥愿意把这土地借用给铭建设为养殖场,是做的一件好事。可往深处想,这个名字不对呀,舌头上养猪,肯吃肯喝,这个不错。刚才听亿元说,他哥铭为了养殖方便,打算在这村道公路边修配套住房,把家从四合头院子要搬过来,这不明显是让人睡在这个舌头上,也就是在嘴巴里,不被吃掉吗?我当时没有学过易经,也不懂风水,只是这样瞎猜,没有理论支撑,说不清楚,也就只是心里这样想着。章兰看我一种沉思状,便问我:你在想什么,一句话也不说。
我没有跟她说出心里话,而是说:回想往事,心潮起伏。
我带章兰去尝一尝龙王台泉水。抬头一往,那童家大哥又加建新房了。听二哥过广州来说过,好几家人都看见公路修好了,拉材料方便,就准备建新房了,我记得他提起过童家大哥。他家要结儿媳妇,房子不够用,在原来的一层基础上加了一层,看起来壮观多了。他家孩子大了,都出去打工,在广东南海挣到钱了,修几间房子算不了什么。可要是不出了挣钱,光在家里待着,要修新房应该是不容易。比如四盒头的牛老师,在村小教书,每个月还有两三百元的收入吧,到现在还是居住在木板老屋。他的工资都用在孩子读书去了,哪里还有结余修房子。不过,听说,他家也有两个儿子出去打工了,家庭经济条件不久一定会改善的。
在老家,时间过得真快,似乎转瞬即逝。在章兰的催促下,我陪她回老家看看。可这次探访,让我改变了初衷。这个章家给我的感受,确实很糟糕。我有一个观点,不知是否正确,那就是找女朋友是一回事,找配偶又是另一回事。找女朋友可以只看她一人,觉得一起玩能够带来快乐就可以了。可是,要找一位跟自己能够过一辈子的女子,不仅要看她本人,还更多地了解她的家庭。家庭环境,家庭人员结构,家庭历史等。实话说,我对章兰的家庭考察后,没有顺利过关,我便决定先离她而去,回到汉城。
我住在蓝妹子汉城临时居住点,是一个公房的底楼,外部环境卫生很差。在城里能够找一个栖身之处也不错了,于是我在此待了一天。蓝妹子看见我与章兰产生了一点裂痕,于是好心好意劝解几句后,也理解我的决定。她找老家的关系,跟我介绍了两位有工作的姑娘。一位是农机厂的工人朱丽,一位是机关的刘玫。因为刘玫是一位领导的女儿,官二代,认为当时我的工作关系在乡下,便没有看中。而朱丽是工人,架子没有那么大,相识后,还有继续了解的余地。我们晚上在一起跳了一场舞过后,都没有说出结果,直到第二天,蓝妹子才跟我说实话了,她虽然是车间工人,但毕竟是城里人,对乡下老师还是有偏见。我去蓝妹子老家,拜访了她的父母,蓝妹子如实告知了我,说那朱丽姑娘对我本人没有意见,可她的家庭建议,还是算了。我们就没有继续来往了。一天见了两个姑娘,短暂的相亲,没有满意的结果,我对自己未来的感情有些迷茫。
我遭受了这次短暂的相亲挫折后,心里不快这是自然的。我打消了本次回家再找女友的念头。给北方作家创作中心写申请,要求加入学习培训。去邮局投信时见到了过去好朋友。人家现在已经做了母亲了,我唯有祝贺她幸福,就没有以前那种心思了。到电力公司拜访老尤,他说了一个传言,让我有其又好笑。居然那些同事中,有人说我在广州一家帽厂是技术工人。我是文化人,我怎么会去当工人呢?我与老尤畅谈后,跟他进入了一家新舞厅,只收男子一元钱,女子是,这种经营模式,在汉城是第一家,所以生意特别好,因为年轻的女人特别多,成了阴盛阳衰的格局。我好奇地坐在一个光线暗淡的角落里,没有打算跳舞,可挡不住陌生女子的盛情,还是转了几圈,可始终也没有认出女子的真实模样。偶尔挨挨擦擦一下,也找不到感觉。
第二百四十二章短暂相亲
在秋老虎发威的时节,不愿意上街搞社交,在屋子里看书看报好过一些。在汉城待了几天,也没有实质性的收获。出去打了个电话,对方接线后总是找不到人,我听那男子阴阳怪气的口气,好像根本就没有打算帮我找人,于是等了几分钟的长途电话,失望地放下听筒,给电话老板乖乖地掏出了七元电话费。这个打往北京的长途,让我意识到近期不要再打了,得不偿失。这加重我的坏心情。
眼看就是开学日,我离开了汉城,乘快艇去学校开周前会,这是为开学做准备的预备会。在船上遇到了好几位小学的女老师,她们也是乘着末班船去赶周前会的。因为以前都在一个学校,后来分校来到新场镇了,但还是熟人。她们都很关心我,有的以前是姑娘,现在已经变成了少妇,但风韵犹存。其中一位老师是城里的美女,好看的脸蛋,丰满的身姿,尤其是她那胖乎乎的白皙脸蛋上架了一套茶色眼镜,真诱人啊。我帮她买了十元的快艇票,得到了一声谢谢和微笑的回应。
我与那位美女老师一起上街聊天,在路口分开后,一人行进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偶尔还会看见路边有土堆堆的东西,毛发都竖起来。这是搽黑时刻,袭上额头的恐怖感,让我本来犹豫不决的心思一下子清晰起来。这学校的大环境仍然没有多大改善,这通往场镇的便道已经被大货车碾坏了。心想,还是在外面好好多待一阵子吧。
到了学校,才知道周前会改到次日。因信息不通,整得我乘快艇赶回来,还摸黑路。会上,我环顾四周,坐着许多新面孔的青年老师。还有四五个美女老师,让我大开眼界。我坐在最后的位置,一心躲过人们的视线,可还是引来一些关注的目光。还有好些老师象我一下左顾右盼。我又有些改变去留主意了。我不希望跟老师们透露过多外面的信息,只因校园的老师还是有些浮躁。特别是近年进入教师队伍的年轻人。有两位女老师都是教一个学科的,都想我把她们带出去,进入我那家帽厂。可学校领导***是我老师,不愿意跟他过意不去。在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听说有两位老师想跟你走,为了教学工作,她们中最多只能去一个,至少留一个,你应该支持我的工作。我当即答应了。
我最后决定带走罗老师,她是城里人,人长得漂亮,在大学时代还是学生会干部。我初选她后,便打算到厂里说好后,再过来。罗老师没有跟随我一起走,还有一个考虑,就是不想让校长误会。人才到处都需要,把罗老师带走,就是挖学校墙脚。
我在汉城玩两天,就匆匆离开了老家。在本地火车站看见车上塞满人,我只好在熟人的帮助下,从窗子爬上去,心就落了。没有位置,就把硬硬的皮箱放下来当凳子坐。在武昌,没有买票,直接上广州的火车。这个套路已经很熟悉了。
这次故乡之行,我耗时二十天,这是我在家待得最久的一次假期。理由是准备结婚。可回去后发生了意外,没有结婚。这可让厂里的领导和同事们吃惊。我原来想留住独自一人享用的宿舍计划破灭了。刘搬进宿舍,我们一人一半的格局,影响我的心情。我只好把成品仓库打扫得干干净净,尽量在仓库里一个人坐着办公。不想看见那位室友,减少接触,少发生矛盾。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www.v217.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