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一生英明神武,驱除鞑虏,光复华夏,功盖千古。然晚年倦政,误信谗言,所托非人,致使神器旁落,奸佞当道!”
“今天下汹汹,非独湘王一人反也!乃天下藩王,天下将士,天下万民,皆对朝廷失望,对皇孙绝望!”
洋洋洒洒数百言,字字泣血,句句诛心!
他将朱允炆骂得一文不值,将朝政的失败归咎于用人不当,却又巧妙地将朱元璋摘了出来,只说是“晚年倦政,所托非人”,保留了最后颜面。
写到此处,朱棣稍稍停顿,目光落在纸上。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图穷匕见!
他再次提笔,墨色比之前更加浓重。
“今国家危难,儿臣身为燕王,镇守北疆,手握百万雄师,时刻不敢或忘靖难之责!然,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儿臣若无君命,贸然南下,则与湘王逆贼何异?天下人将视儿臣为何物?此乃陷儿臣于不忠不义之地也!”
“为今之计,欲救大明于水火,欲保朱氏江山万代,唯有恳请父皇顺天应人,以雷霆手段,拨乱反正!”
“皇孙允炆不堪为君,已是天人共识。父皇龙体欠安,亦不宜再劳心国事。儿臣朱棣,不才,愿以戴罪之身,承继大统,荡平叛逆,重整朝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