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故事发生在1692年的马萨诸塞州,讲述一个地处偏远、落后封闭的小镇之中,一群虔诚愚昧的人们在宗教狂热和人心叵测的夹击下走向歧途,用谎言与诬告相互戕害。牧师的侄女阿比盖尔正是其中“翘楚”,她凭借自己的特权和声誉,心狠手辣地将数十名和她不合的女人送上了绞刑架,包括她的情人约翰的那位无辜的妻子。米勒为电影版取名为《严酷的考验》,正是因为这段故事影射的是美国50年代的那段恐怖肃杀、相互举报的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时间。

        薇诺娜试镜的当然是女主角阿比盖尔,但她的年龄和人物设定相差有些大了:在亚瑟·米勒的笔下,阿比盖尔本来是一个12岁的小女孩,虽然米勒在电影改编的过程中为了让她可以和约翰产生情感联系,将她的年龄增大到了十六七岁,但对24岁的薇诺娜来说,这八岁的差距未免有些太过明显。

        凯瑟琳当初没有去试镜过,尽管她其实非常想去——当时,她还指望薇诺娜给她公关一座金球奖女配,自然会避免在这些方面起冲突。更何况,那时这部电影的导演暂定是肯尼斯·布拉纳,凯瑟琳对这位看上去风度翩翩,但性格强势自大的英国人并不感冒。

        而且她也听说了前赴后继参加试镜的女演员:德鲁·巴里摩尔(第一轮就被刷下去了),克尔斯滕·邓斯特(虽然表现优异,但年纪太小,不适合电影设定里的阿比盖尔),凯特·温斯莱特(肯尼斯·布拉纳很欣赏她,但她要去拍《理智与情感》,档期冲突最后只能遗憾放弃)。

        还有詹妮弗·洛芙、格温妮丝……这部电影预算本来就不高,可以预见票房也很可能无法回本,虽然许多没超过25岁的女演员们,冲着亚瑟·米勒的名气几乎都来试镜了,却一个接一个被刷下来。

        凯瑟琳不能肯定,自己冒着得罪薇诺娜的风险去试镜,有没有把握一定能拿到这个角色——因为最后还是由薇诺娜·瑞德拿到了这个机会,她上个月和剧组签了合同——她毕竟是70后女演员里星路最为耀眼的第一人,去年刚拿下奥斯卡最佳女配,今年又有小妇人给她带来影后提名,即使她和角色不太贴合,片方最终还是选择了她,现在正在物色饰演男主角约翰的演员。

        “看来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适合你,虽然竞争也很激烈,但我看好你,”苏珊笑着说,“三个月过去了,我感觉你变得更美了一点——你这个年纪果然一段时间不见,就有许多变化了。”

        “有吗?也许是因为休息得好——远离好莱坞确实会让人放松。”凯瑟琳心不在焉地摸了摸发梢。

        苏珊微笑着打量着她。

        她的客户离拍摄《小公主》已经过去了一年,在这一年里,她长高了几寸,卷曲垂至背脊的金发颜色开始有些变深——金发就是这样,随着年龄增长,也许不会深到变成棕色,但也不再是凯瑟琳小时候那种有点发白的浅金色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