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科曼对自己脑海中的去宗教化定义,也就是拔除和平教的去宗教化感兴趣之后,帕夫洛夫是高兴的,他感觉科曼还有无神论的潜质。

        “当然要在教育层面入手。”帕夫洛夫兴致勃勃的介绍着苏联在去宗教化上面的努力,“宗教相关内容被剔除,取而代之的是“科学无神论”教育,强调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典籍被烧毁,杜绝传播渠道。宗教捐赠土地被国有化,切断清真寺的经济来源,同时破坏传统的利于宗教传播的农村社会结构,削弱宗教对农民的影响。”

        这都是帕夫洛夫哪怕没有亲手实行过,都从内务部同志口中听过的,至于高层的宏观政策,还有苏联政府废除了一夫多妻制、童婚、妇女蒙面等传统习俗,并禁止宗教法庭运作,改由苏维埃法律体系取代。

        “没把清真寺养猪?”科曼带着怀疑的口吻反问,这特么不是他了解的苏联,这么标志性的事件对方竟然不说,肯定是藏私了。

        “这……只是执行过程当中的一个插曲罢了。”帕夫洛夫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是他不知道,他也没关心过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只能从政策和同志口中的描述来向科曼介绍,清真寺养猪他没听说过,定了定神道,“但你不可否认办法有用。”

        “那倒是。”科曼郑重的点头,肯定是要用在阿尔及利亚上面的,“像是苏联这样的经验,我想很多国家都会学习。”

        科曼一个现代派教徒,并不排斥无神论国家的办法,变通一下是肯定要的,要符合北非殖民地的具体情况,不能盲目效仿。

        到塔什干的第一天,科曼纯粹是缓冲长时间坐火车的疲惫,过了乌拉尔山确实和苏联西部的欧洲部分不是一个温度,难怪从帝俄时期开始,这群毛熊就不断从各个方向出击,寻找温暖的出海口。

        晚上科曼则在总结苏维埃团结史观,苏联的团结史观版本,是以俄罗斯人为基础进行俄化的历史观,斯大林确定俄罗斯人是苏联众多民族当中最为优秀的民族,落后民族应该学习俄罗斯民族的优点,最终完成苏维埃民族的建立。

        团结史观各国都有,只有真正的单一民族国家才不在乎,美国的团结史观肯定是弥合白人和黑人的矛盾,科曼看到结果了,做的稀烂,懂王上台本身就是美国人对这种团结史观的不认可。

        可以确定的是,法国在非洲给黑人发上面我们都是高卢人的教材也是团结史观的一部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