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的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北郊,南方集群终于顶着一路上德国人民冲锋队骚扰,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出现的铁拳火箭筒,出现在了南德第一大城市。
法军一路行来,没有像是在斯图加特那样继续采取攻城,对于德军防守的城镇能谈就谈,不能谈就留下部队对峙。
法兰西第三和第四集团军,就在这种沿途的驻扎当中变得寥寥无几,最后抵达慕尼黑的只剩下了二十个师。
此时的慕尼黑处在半包围当中,在慕尼黑当地驻扎是为了防止慕尼黑的德军找麻烦,并非是占领这座巴伐利亚第一城。
因为最主要的财富并不在这里,而是在奥格斯堡、雷根斯堡、维也纳这些地方的梅塞施密特飞机制造基地。
不纠结和德军战斗的效果还是很显著的,虽然浪费不少兵力保障沿途路线的安全,但让法军取得了非常快的推进速度。
比起巴顿将军的美国第三集团军不断挥洒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法军虽然浪费了不少兵力,但在一九四五年这个时间,沿途的城市中的德军,很多已经不具备进攻力量。
已经油尽灯枯的德军防守起来还算勉强,缺少燃料和重武器的他们,只能退回到一战时期的打法。
拔了以装甲兵这颗獠牙,装甲部队为核心的闪电战就发动不起来,一战的德军那种战术,深入德国境内的法军也没什么可怕的。
抵达慕尼黑的法军再次抽调三个师开始对奥格斯堡、雷根斯堡这些地方进军,寻找德国航空工业在南德的工厂。
法兰西青年师营地,好似和其他部队不在一个世界当中,至少其他部队没有带着一群少年少女行军,不过话说回来青年师的作战任务也确实不多。
一路上,不断收拢战争造成的孤儿,人数已经超过四千,这还只是碰上并没在行军过程当中主动寻找的数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