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是带有其政治目的或经济目的,士兵们冒着生命危险浴血奋战的胜利,最终成了欧洲呼吁和解的蓝本。
当前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从战争状态转为和平发展,英国就是迟迟无法从战时状态当中走出,所以才在战后举步维艰。
英国国内的经济运转原本就不怎么健康,经过这段时间内在战争投入上的层层加码,战时不平衡的经济结构开始暴露出以往掩盖着的缺陷,生活物资开始出现短缺。
就连英镑的币值都出现了不稳的迹象。如果不是英国军队在前线不断的获得胜利,给国民带来的自豪感增强了他们对现实生活困难的忍耐力。英国国内的政局都可能会因为经济上的问题受到影响。
这个问题法国当然也有,但没有英国这么严重,英国的问题已经严重到了需要英联邦想拉一把都困难的地步。
不然丘吉尔也不会前脚刚刚战胜德国,后脚就在大选当中获得了耻辱性失败。
英国老百姓也是要吃饭的,他们可不能啃着炮弹喝着润滑油度日,法国同样也是如此,不然的话科曼怎么连德国高层人员的瑞士银行私密账号都惦记。
战争的结束对参战国都是好事,不仅是对德国。主要参战国都已经身心俱疲。
根据遗嘱接任元首位置的邓尼茨海军元帅,已经猜测到他自己战后的命运,但仍然尝试为德国争取避免最坏结局的出现。
德国的谈判团队出现了,来到了西线的盟军统帅部,尽可能的为德国争取最后的颜面,虽然包括邓尼茨在内的所有德国人都知道,机会不大。
按照懂王的话来说,德国手里没有牌了,打下去只能给同盟国带来一些额外伤亡,但德国每一天的抵抗都是大出血。
在这种情况下的谈判,东方大国在巴黎和会最了解不过,所谓的谈判不过是在胜利者面前可笑的梦呓,盟军决定在兰斯接待德国代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