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外挂爆炸反应装甲,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其核心思想是“以爆制爆”——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来对抗来袭的破甲弹或穿甲弹,从而保护主装甲。

        一块典型的爆炸反应装甲看起来像一个扁平的金属盒子,它由三层结构组成:前面板:相对较薄的一层金属板,朝向威胁来袭的方向。

        炸药层:中间夹着一层钝感炸药。后面板:相对较厚的一层金属板,背对主装甲。这三层被紧密地封装在一个容器内,然后像瓷砖一样外挂在坦克的主装甲上。

        一辆装备外挂爆炸反应装甲的坦克,即使被击穿,弹药殉爆的概率也大大降低,乘组生存率显著提高。

        科曼曾经在几个月前,很不要脸的用德国战争孤儿外挂在进军德国的法军装甲部队坦克上,还自称是人体爆炸反应装甲。

        这么不要脸的举动,虽然不敢说整个盟军都知道,但确实有很多盟军部队知道。

        科曼完全可以说是从之前的行军作战当中认识到外挂增加防护力,所以想到了在外挂爆炸反应装甲上面动脑筋。

        爆炸反应装甲这种取巧办法,一看也不像是真正的科技强国搞出来的,反而倒像是一个不要脸的多发冲突国家实践出来的,事实上也差不多,首先把爆炸反应装甲应用的是以色列。

        唯一有些不足的地方就是,当前主流炸药是TNT,后世常见的顿感炸药在这个时代是绝对的稀罕物,但这不是致命问题,TNT炸药也是可以通过填充橡胶之类的材料降低爆炸风险。

        经过明面上的流程,以及暗中的照顾,一家名为君士坦丁的公司很快就在巴黎成立了。

        科曼此时可以从之前略过德国的人才当中,开始自己第一次的技术军人发展路线,他之前就想要这么做,只不过临时去了一趟美国耽误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