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科曼在胡乱猜测,而是他的父亲德拉贡上将听过戴高乐对丘吉尔急切进行大选的评价,评价不怎么高。

        不过科曼不看好这一次大选,戴高乐因为想要推行总统制,因此没有加入任何党派,也不代表党派的利益,塑造自己超党派的影响并且还打算继续这么下去。

        可这些四大党派都有自己的利益,真开始大选肯定会成为戴高乐的敌人。

        也许在临时政府时期,几个党派可以他团结在戴高乐的领导下,展现自己的大公无私,但一旦大选开始,环境就变了。

        军队作为保守派大本营肯定还会成为戴高乐的后盾,可是和平时期军队的作用有限。

        从这就可以看出来军管阿尔及利亚的建议,为什么最后得到了戴高乐的支持。

        一方面是法国必须扑灭阿尔及利亚的暴动,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军管阿尔及利亚有助于军队维持影响力。

        这一次大选必然是戴高乐推动的总统制和各党派支持的议会制进行斗争,从选举的角度上来说,如果人民支持戴高乐的观点,党派就只能服从,如果人民反对,戴高乐就会失败,就这么简单。

        可人民的支持是不可靠的,尤其法国还有革命老区的外号,法国人已经在长久的议会制政体当中变得一盘撒沙同时又争强好胜,在战争时期可以忍受戴高乐的领导人,但是只要秩序恢复,法国人很大可能又会回到以前的状态。

        “难道五个月前,德国投降的时候,几百万人高呼戴高乐将军万岁是假的么?”阿兰不是不相信科曼,但时间并不久远,他还记得当初的法国是怎样的场景,那种场面阿兰认为就算是戴高乐做皇帝,法国人民也会同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