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常公和法国在越南的统治息息相关,首先这当然是因为常公的可靠性值得科曼尊重。

        常公的水平就算是强过李承晚、吴庭艳,也强的十分有限。

        现在东方大国国内的大体上还是平和的,虽然在局部地区存在冲突,但确实还没有大打出手,美国总统杜鲁门派特使乔治·马歇尔将军来华调停冲突,双十协定还没过多久,大家还是一副精诚团结的样子。

        事实上这种大体上平和的状态还要维持到年中,最终常公觉得准备的不错,应该是优势在我了,在一九四六年年中开启了全面进攻。

        然后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从全面进攻开始、变成重点进攻、全面防御、重点防御,虎踞孤岛。

        常公是不会认为自己不行的,他只会认为是美国人不给力,马歇尔对于常公来说是第二个史迪威。

        马歇尔甚至在大名鼎鼎的常公日记当中,都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常公在日记当中写道,“马歇尔自私冷酷无情,不听任何人的意见,这个美国贱民自诩为太上皇,胡乱发号施令,坏我局势属实可恨,”

        而马歇尔对常公的印象也不怎么好,不同于史迪威所处的时间,马歇尔是在二战之后立下重大功勋之后来到东方的,怎么可能听常公那种对自己力量自欺欺人的认识?

        马歇尔对常公的印象,是在抗日战争打到了后期的时候,由于炮党经常出现抗战不力的情况,美国的陆军部、驻华军事、使馆人员乃至一些报刊对常公和炮党的评价都是负大于正。

        科曼当然知道常公对马歇尔的抨击不无道理,其实说到底就是马歇尔认为美国无法全面控制东方大国,既然无法控制东方大国,不管谁是最后的胜利者都无所谓,因为哪怕就是常公的对手赢了,苏联也和美国一样,无法控制东方大国。

        而马歇尔对欧洲国家就是完全不同的态度,给了常公眼中应该给自己的扶持,除了信仰和种族因素之外,就是欧洲国家体量小,美国有信心在扶持的同时掌控欧洲国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