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以氪星人的热射线和钢铁之躯为基础的手作加工能力,更是让亨利避开了各种智商税、专利费用等问题,直接买原材料进行加工。
譬如线芯材料,亨利直接选择了传导性质更优秀的银,而非更为常见的铜。银线的缺点除了原料价格高于铜,加工难度更让普通银线难以和顶级铜线相提并论。
然而加工难题在亨利面前并不算一回事,他更是以实验室级的铜线高标准,对银线进行加工。这当中除了纯度的问题外,还有晶体结构与密度的差异。
这里的‵密度′并不是物理性质上的密度,而是在商业化的产品上,抽出来的线材在微米到奈米的领域中,所出现的材料‵空隙′。
这样的问题普遍存在于金属类的制品中,这也是为什么古代锻打金属会用铁锤不断进行敲击的动作。除了降低碳比例,提高钢铁硬度外,也是为了减少融熔态金属中的气泡。
搞定了线芯,还有包覆在线芯外的编织层问题。这是为了降低外界对线芯传输信号可能的干扰。
至于最外层的橡皮层,与其说会影响线材所带来的音质,更多是保护线材的作用。这部分的加工涉及到化学。
为了处理可能有的异味与残余的废渣,亨利着实把自己设计的厨房排烟系统,做了一次超规格的升级。
什么静电处理都算是小意思,亨利直接搞出实验室等级的多用途离子处理系统。
可以说为了搞定自己所设计的这套音响设备,亨利可是用上了电子、材料、化学等跨多个领域的知识。
有很多甚至是只有大学论文中的一篇猜想,别说商业化的产品了,实验室有没有搞出同样的东西来都是个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