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阳看着窗外放晴的天空:“下个月去趟非洲吧,看看赵工和阿明,顺便考察下新的光伏项目。非洲的阳光好,绿氢炼钢大有可为。”
囡囡笑着说:“我把AR维修指南翻译成斯瓦希里语,到时候给当地工人培训用。”
周阳手指在非洲地图上敲了敲:“去非洲前,让赵工把光伏制氢的最新数据发过来。我听说他们用氢基钢材做的储氢罐,在40℃高温下运行了一个月,压力损失不到2%?”
周子轩点头:“昨天刚收到报告,确实稳定。阿明还加了个小创新,在储氢罐外面包了层光伏板,夏天能遮阳降温,冬天还能补点电。”
囡囡翻开平板:“这个点子不错!我让王博士算算,国内的储氢罐能不能也这么改,说不定能申请个实用新型专利。”
张经理这时推门进来,手里挥着一份传真:“周董,欧洲合资工厂的合同细节敲定了!他们同意技术团队两年轮换,核心专利只授权不转让,还答应承担70%的厂房改造费!”
周阳接过传真,逐页翻看:“德国人的效率倒是高。张经理,派谁去当厂长?得懂技术,还得会外语。”
周子轩推荐:“李工怎么样?他不仅氢基技术熟,德语还流利,上次去德国考察,跟对方工程师聊得特别投机。”
囡囡补充:“李工还懂点管理,去年带的团队拿了厂里的创新奖。就是他爱人在研发部,能不能申请夫妻同去?”
周阳笑道:“可以特批。让人事部办手续,下个月就让他们动身。对了,合资工厂的名字想好了吗?得体现中德合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