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叔,"许大茂忽然喊,"汉斯先生的助理说想参观咱们的科普角,下周就来,您看要不要准备准备?"

        周阳正帮槐花修改机器人的设计图,闻言抬头:"不用特意准备,就按平时的样子来。让他们看看咱们是怎么过日子的,比看工厂流水线更实在。"

        夕阳把科普角的玻璃窗染成金红色,屏幕里的非洲孩子还在欢呼,屏幕外的槐花正缠着囡囡教她画机械臂。周阳看着这两个隔着辈份却像姐妹的姑娘,忽然想起三十年前,他和傻柱也是这样,在院里的槐树下比划着未来的样子。

        汉斯的助理安娜来的那天,正赶上三大爷的"智能养花课"。老太太们围着长桌坐成一圈,每人面前摆着一盆多肉,三大爷站在中间,手里举着个放大镜,正对着智能花盆的传感器讲解:"看见没?这小绿点亮了,就说明该浇水了,跟咱们的老祖宗看天浇水一个理,就是更准点。"

        安娜举着相机拍个不停,蓝色的眼睛里满是好奇。"周先生,"她转向周阳,"这些设备都是你们工厂生产的?我以为只有专业园艺场才会用。"

        "一开始是,"周阳笑着说,"后来发现老百姓更需要,就改了设计,做得简单点,便宜点。您看张奶奶,七十多了,现在用得比年轻人还溜。"

        张奶奶听见这话,举着自己的多肉花盆给安娜看:"你看我这盆,以前养啥死啥,现在用这''小玩意儿'',活了快半年了!"她指着花盆侧面的显示屏,"昨天它说光照不够,我就搬到窗台,今天就精神了。"

        安娜笑着点头,忽然被角落里的笑声吸引。槐花正和几个孩子围着机器人"小花"——囡囡用3D打印做的简易模型,虽然胳膊有点歪,但真能转动浇水。孩子们轮流给机器人发指令:"小花,浇左边那盆!""小花,数到三跳一下!"

        "这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安娜惊讶地问。

        "是槐花画的图纸,"周阳说,"囡囡帮她做出来的。我们觉得,让孩子从小就觉得科技不是冷冰冰的,是能帮上忙的,比学多少公式都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