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院的总工程师点头道:“最妙的是钢材与5G基站的融合,我们算过,整栋楼的通信信号覆盖比传统基站强30%,还省了60%的基站建设成本。”

        周阳笑着对住建部门的领导说:“这栋楼不仅是示范,更是培训基地,我们计划和住建局合作,定期组织建筑工人来学习智能钢材的安装和维护,为未来的智能建筑储备人才。”

        领导赞许道:“这个想法好!智能建造是未来趋势,你们带了个好头,市里会给你们争取‘智能建筑示范项目’的称号。”

        奠基仪式后,教授拉着囡囡的手说:“我们的学生还设计了‘钢材-植物’共生系统,在钢材构件上预留种植槽,种上爬山虎之类的藤蔓植物,既能降温节能,又能美化环境。”

        囡囡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太棒了!既体现绿色理念,又能测试钢材在植物根系环境下的耐腐蚀性,一举两得。”

        尼日利亚钢厂光伏电站的投产

        几乎同时,尼日利亚钢厂的光伏电站传来投产的消息。赵工的视频电话里,当地员工载歌载舞,光伏板在阳光下闪着蓝光,与远处的轧钢厂构成一幅现代工业与清洁能源和谐共生的画面。

        “周总,周董,”赵工的声音带着喜悦,“光伏电站每天能发8000度电,足够满足二期工程30%的用电需求,每年能省100万美元的电费!”

        阿明抢过电话,兴奋地说:“囡囡姐,我们还在光伏板下种了中国的红薯,长得可好了,下个月就能收获,到时候给你们寄点尝尝!”

        周阳笑道:“阿明,红薯就不用寄了,把你们的种植经验写成手册,教给附近的村民,让他们也能增收。”

        赵工补充道:“我们已经和当地农业部门合作,下周就开办种植培训班,用钢厂的废水经处理后灌溉,既环保又高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