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部的王博士匆匆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芯片测试报告:“周总,张经理,2毫米传感器的自研芯片测试通过了!功耗比进口的低12%,传输距离还远了5米,成本只花了300万,比买进口芯片省了一半!”

        周子轩接过报告,翻到关键数据页:“稳定性怎么样?在-40℃到80℃的环境下能正常工作吗?”

        王博士点头:“我们做了高低温循环测试,连续500次循环,故障率为零。中科院的专家来看过,说这芯片的性能能排进国内前三。”

        囡囡笑着说:“太好了!这样智能钢材的成本能再降8%,在桥梁项目上更有竞争力。王博士,赶紧申请专利,顺便找找代工厂,下个月就得批量生产。”

        王博士应声:“已经联系了三家代工厂,下周去考察,争取月底前敲定合作。对了,同济那边催着要传感器,说示范楼的钢结构吊装下月初就要开始。”

        周子轩说道:“先从库存里调500个进口传感器给他们应急,自研芯片的第一批样品出来后,优先给他们换上,就当是测试了。”

        下午,基建部的赵主任找到周阳:“周董,智能示范楼的地基挖到3米深时,发现有块大石头,破碎机打不动,得用爆破,这会耽误两天工期。”

        周阳皱眉:“爆破审批能下来吗?附近都是厂区,安全第一。”

        赵主任答道:“已经跟安监局报备了,他们说明天派人来现场勘查,没问题就能批。我们请了专业爆破队,会控制药量,只炸石头不影响地基。”

        囡囡插话:“我让IT部在爆破区域装几个振动传感器,实时监测振动幅度,确保旁边的设备不受影响。”

        赵主任点头:“这个主意好,有数据说话更放心。周董,爆破后我们加两班赶工,保证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