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槐花的事迹登上了报纸,标题是“四合院走出的小发明家,用机器人征服国际赛场”。记者还特意拍了四合院的照片,院里的月季、向日葵、智能花盆,都上了报纸。
一时间,四合院成了名人,每天都有记者来采访,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想看看这个能培养出小发明家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
许大茂趁机扩大了他的门市部,还雇了两个人帮忙,生意越做越红火。他特意在门市部里设了个“槐花专区”,摆放着她的获奖证书和“小花”机器人的模型,吸引了不少顾客。
三大爷则把他的养花课开到了网上,每天在直播平台上教网友怎么用智能花盆养花,粉丝越来越多,还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我这可不是为了出名,”他对周阳说,“我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咱们中国的老百姓,也能把日子过成诗。”
傻柱的“机器人蛋糕”也火了,不少人慕名而来,想尝尝这个能吃出科技感的蛋糕。他索性在院里开了个小作坊,专门做各种造型的蛋糕,还雇了两个下岗工人帮忙,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二大爷则把他的鸟笼改装了一下,装上了智能喂食器和温度计,成了“高科技鸟笼”。他天天提着鸟笼去公园遛弯,引来不少鸟友的羡慕:“老易,你这鸟笼够洋气的,在哪买的?”
二大爷得意地说:“这是咱院儿自己做的,外面买不着!”
周阳看着院里的变化,心里既高兴又感慨。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机器人,竟然给这个老院子带来了这么多新活力。这大概就是生活的奇妙之处,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不经意的想法,会开出怎样灿烂的花。
这天,周阳正在厂里看新研发的助老机器人样品,囡囡忽然跑了进来:“爷爷,非洲的村长爷爷发视频了,说他们用咱们的智能花盆种的蔬菜,不仅够自己吃,还能拿到市场上去卖,村民们的日子好多了。”
周阳接过平板电脑,视频里的非洲村庄焕然一新,土房变成了砖房,孩子们穿着干净的衣服,正在社区花园里劳动。村长举着一个硕大的西红柿,用不太标准的中文说:“谢谢中国朋友,谢谢周先生,你们的智能花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