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阳:“可以试试,先做小包装的,在许大茂的门市部试试水,反应好再找厂家合作。”

        夕阳西下,汉斯的团队离开了,四合院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三大爷在给月季剪枝,嘴里念叨着“要想花开得好,就得舍得剪”;二大爷在逗鸟,时不时跟鸟说几句“洋文”,说是跟汉斯学的;许大茂在盘点货物,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傻柱在收拾厨房,准备晚上的饭菜;槐花则在科普角的黑板上画着德国的机器人,旁边还画了个大大的啤酒杯。

        周阳坐在葡萄架下,看着这一切,觉得心里格外踏实。他想起刚搬进这院儿的时候,院里还是土路,下雨就泥泞不堪;家家户户用煤炉,冬天总呛得人睁不开眼;孩子们没地方玩,只能在胡同里疯跑。而现在,柏油路面干净整洁,暖气取代了煤炉,科普角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连智能设备都带着烟火气。

        这变化,不是一天两天来的,是像三大爷养花那样,一天天浇水、施肥、修剪出来的;是像傻柱烤饼干那样,一点点摸索、尝试、改进出来的;是像许大茂做生意那样,一回回跑市场、谈价格、找客户积累出来的。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日子是熬出来的,熬得越久,越有滋味。

        晚上,院里的人聚在科普角,围着汉斯送的投影仪看德国的风景。当看到柏林墙遗址公园时,一大爷叹了口气:“还是和平好啊,你看人家现在多热闹,以前打打杀杀的,多没意思。”

        二大爷:“可不是嘛,咱们院儿以前也不太平,傻柱和大茂总打架,现在不也和好了?人啊,得往前看。”

        三大爷:“我年轻时候见过打仗,那日子,苦啊。现在能安安稳稳养花、算账,比啥都强。”

        傻柱:“我就希望以后能安安稳稳烤饼干、炖鸡汤,看着槐花长大,看着院里的花开花落。”

        许大茂:“我希望我的智能花盆能卖到全世界,让所有人都知道,咱们中国的老百姓,能造出最好的东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