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社区办公室,周胜、李科长和社区负责人王主任一起讨论制定规范准则。
周胜摊开手中记录着各种意见的本子,说道:“王主任、李科长,我把大家的意见都整理了一下。关于商品质量,咱们得要求商家提供正规的进货渠道证明,杜绝假冒伪劣和以次充好的商品。价格方面,必须明码标价,并且由工商部门定期巡查,对于不合理的高价要及时进行干预。经营项目呢,要和四合院的文化氛围相契合,不能随意开设一些不搭调的店铺。”
李科长接着说:“我同意周警官的想法。另外,对于商家的诚信经营培训也得跟上。咱们可以定期组织商家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规范,对于表现优秀的商家给予一定的奖励,树立正面榜样。”
王主任推了推眼镜,思考着说:“除了这些,咱们还得考虑怎么提升整个区域的文化氛围。可以在街道上设置一些文化宣传栏,展示四合院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以及老北京的风土人情。这样不仅能让游客更好地了解这里,也能让商家在这种文化熏陶下,更自觉地经营与文化相关的项目。”
周胜眼睛一亮:“王主任这个主意好啊!而且咱们可以在文化宣传栏里,对一些诚信经营、有特色的商家进行宣传推荐,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鼓励。”
李科长点头赞同:“没错,这样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对了,关于游客反馈的宰客问题,咱们得加大处罚力度,一旦发现,绝不姑息,直接吊销营业执照,让他们不敢再有这种行为。”
王主任表示认可:“这个处罚力度是得重一些。另外,咱们也得给游客提供一个便捷的投诉渠道,让他们遇到问题能及时反馈。可以在四合院和周边店铺显眼的地方张贴投诉电话,同时安排专人负责处理投诉。”
周胜在本子上快速记录下来:“行,那投诉处理这块儿就由社区这边安排人手,工商部门负责对投诉问题进行核实和处理,我这边也会配合维持秩序,确保整个整治行动顺利进行。”
三人又针对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形成了一套详细的商业规范准则。接下来的几天,周胜、李科长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挨家挨户地向商家传达这些规范准则,并要求商家签字确认。
在一家特色小吃店里,老板看着准则内容,有些担忧地说:“周警官,这些规定是挺好的,可有些要求对我们小本生意来说,是不是有点难啊?比如提供详细的进货渠道证明,我们很多食材都是从附近菜市场采购的,哪有那么正规的证明啊。”
周胜耐心解释道:“老板,我们理解您的难处。但提供进货渠道证明也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对您和游客都好。像从菜市场采购的食材,您可以让摊主给您开个收据,注明采购的种类、数量和日期,这也能算是一种简单的证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