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南县城郊,尤塘乡的一处山脚下。
一群人均佩戴三个金戒指的稀土矿主排成一排,站在一条水沟边,一边观察着从水沟壁上渗出来的水滴,一边听对面一位戴眼镜的汉子介绍着什么叫原地浸出工艺。
“原地浸出,也称溶浸采矿,早在我国的西汉时期就已经发明出来,简单说就是把化学溶液注入天然矿体,将矿体中的有用元素浸出,再通过回收装置回收起来。
“大家都是做过稀土开采的,过去用的方法是池浸法,需要把矿土从山上挖出来,运到山下来浸矿。而我们泽研所新开发的原地浸出法,是直接把盐水喷到山头上,盐水和稀土反应之后,形成稀土母液,直接流到山下来。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条沟,就是母液回收沟。这些流到沟里的水,都是稀土母液,它们会自动流到前面的母液池里去。”
眼镜汉子手舞足蹈,唾沫横飞,颇有些传销教师附体的模样。
“刘工今天的状态很好啊。”
不远处的太阳地里,高凡与裴恒学并排站着。高凡极不雅观地把手笼在袖子里,笑呵呵地说道。
裴恒学笑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啊。昨天签下河坑乡那个合同以后,老刘起码问了我20次,问所里答应的提成算不算数。我说肯定算数,老刘乐得鼻涕花都冒出来了。”
“那是昨天在外面讲课冻的吧。”高凡不厚道地评论道。
那位眼镜汉子,是泽研所稀土室的副主任,名叫刘炎林。尤塘乡的这个示范矿,就是他带着稀土室的几个人建起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