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客套,江倾直接走到雷军旁边的空位坐下。

        会议立刻进入正题。

        负责事故分析的工程师开始详细汇报。

        “视频分析确认,撞击前车辆确实处于Autopilot激活状态。关键点在于,从车辆偏离车道到撞击发生,大约有2.1秒的时间窗口。按照Autopilot的设计逻辑,系统应该能识别车道线偏离,并发出接管警报,同时尝试自动纠正方向盘。但视频和目击者证词都显示,没有任何警报声,车辆也没有任何转向修正动作,就像……系统完全睡着或者无视了这次偏离。”

        另一位负责电池安全的工程师接着补充。

        “起火点初步判断位于车辆前部底盘,正是电池包前端模组的位置。撞击导致电池包结构可能受损,引发内部短路。特斯拉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在热失控蔓延的抑制上,这次的表现令人失望。从冒烟到全面燃烧,时间太短了。”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只有工程师的分析声不断响起。

        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这起事故,像一面残酷的镜子,照出了智能驾驶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存在的致命缺陷。

        小米作为后来者,如果不能在安全性上做到极致,后果不堪设想。

        江倾一直沉默地倾听,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是他深度思考时的习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